四川省犍为文庙调查

来源:胡宁生 日期:2017-02-16 浏览次数:2564

罗长安
    犍为文庙位于四川省犍为县城南街。     犍为文庙从始至今,先后经历了三次迁址,两次火毁,两次重建,十二次大型维修扩建,终具今之雄伟规模和辉宏气势。
一、沿革
    犍为文庙,始名学宫。北宋真宗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始建于沉犀山东(今清溪镇沉犀村之犀牛沱附近),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1年),县令左震将其迁于县城南街(第一次迁址)。元末(元结束于1368年)焚毁于兵(第一次火毁)。明朝初年(明起于1368年),县佐主簿陈兴筹资重建于县城(第一次重建)。永乐八年(1411年)奉诏称文庙。     明成化丙午间(1487年),县令钱承德重建。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县令陈懋功将其迁至城南外里许之文豹山(今气象局所在之狮子山)前罗盘坝(第二次迁址)。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堪舆家(风水先生书名)议非正脉,县令吴道美复将其迁回城内旧址(第三次迁址)。建明伦堂四楹,堂复转。东为启圣祠西为敬一亭。堂前为露台,东为敬德斋,西为修业斋。直出为道义门,门之东又为成敬门通入。文庙正殿四楹,左右为东西两廊,沿阶而下为大成门,门之左为魁星阁,右为文昌阁,中为灵星门。前凿泮池,树金声玉振坊,池东为儒学门。旧址虽复,但木植率多朽腐,渐就倾圮。     崇祯乙亥(1635年),县令胡学戴锐意改正。移灵星门向如故,外立太和元气坊。鼎建明伦堂三楹于正殿后以迎正脉,堂左为敬德斋,右为修业斋。斋下左右各一坊,一曰敬敷文教,一曰乐育英才。堂壁刻学记一篇。补修旧明伦堂为讲堂,督诸生会课其间。迁文昌宫于左,避虎蹲也;凿泮池于内,纳堂气也。教谕何盂鳞率诸生建启圣祠于新明伦堂后,接枕龙气,左为教谕斋,右为训导斋。规模略备,人文蒸蒸蔚起。明末(明结束于1644年)火毁(第二次火毁),仅存明伦堂将颓。     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县令刘靖环督诸生筹款重建(第二次重建),权奉先师于内。二十四年(1685年),县令王仪陛与司训吴之彦率诸生重修启圣祠三楹,补造明伦堂,门壁上供御颁“万世师表”匾额。三十九年(1700年),县令董世德、司训赵谟先后修补,捐立义路礼门二坊于灵星门外,修筑墙垣,刻御制先师暨四配赞于右。四十五年(1706年),教谕杨栋荣始督诸生鼎建正殿于旧基,规模乃备,焕然一新。五十二年(1713年),县令宜思荣捐俸修葺,六十一年(1722年)县令何源溥率同儒学绅士又捐俸补葺,岁久渐圮。     乾隆三年(1735年),县令宋锦上任参拜先师,见文庙圮废不治,即与教谕杨思溥率同僚属绅士捐款修之。易礼殿以筒瓦,饰门阙以丹艧。重修东西两廊及名宦乡贤等祠。创建灵星门义路礼门各一,改造崇圣祠于正殿后。移置明伦堂于殿西,堂前为学门,堂后为学署。周遭逦迤,缭以墙垣,泮池露台,甃以砖石。其余供账祭器之属,无不焕然一新,经营六载,约费钱一百二十万。落成之日,深山穷谷,白叟黄童,跂踵延颈以至,共观学宫之壮姿,邑人李拔为之作记。     乾隆四十一年(1773年),县令张官五募修。嘉庆九年(1804年),县令程尚濂建议重修,功兴未几,旋即去任。继任县令徐士林、金科豫、张熙赓、吕朝恩等诸令相继劝捐修葺。十八年(1813年),县令王梦庚创建万仞宫墙照壁。     道光己酉(1849年)春,县令杨炳锃到任,下车行释,奠礼瞻拜文庙,礼殿三楹孤立卑隘,与两廊睽隔,两廊又与戟戟门不相连。数十年风雨飘摇,半多朽败。而且由殿视门门皆倚斜,由门视路路不正直,朔望趋跄,舍门亦可出入。如人之一身血气散漫、骨懈筋驰。旋即会同绅士杨裕恒、孙焕文、祝遴元等捐资筹款大修之。动工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冬月,告竣于咸丰元年(1851年)六月。宣统元年(1909年),县令宝震、谢汝霖先后募款培修,换盖琉璃瓦,最后形成了金碧辉煌之色彩,雄伟壮观之规模,宏渺浩瀚之气势。     民国三年(1914年),文庙改称孔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袭明代名,统称文庙至今。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在文庙内创办犍为女子中学。1950年9月,犍为县立中学高中部并入女子中学,更名为“犍为一中”,将犍为文庙使用至今。为了恢复和保护这一文物瑰宝,1984年,在犍为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有代表提出了“搬迁犍为一中,修复犍为文庙”提案。由于经费紧缺,无力实施而未被采纳。1986年5月经乐山市人民政府批准,犍为文庙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经县编委、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建立了“犍为县文物保护管理所”。1993年3月,犍为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决定搬迁犍为一中,修复犍为文庙。1995年8月,县政府又拟文上报省上,呈请将犍为文庙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积极筹划修复准备工作。
二、现状
    犍为文庙,历史上曾经有过奎阁,万仞宫墙、圣域、贤关、灵星门、泮池、大成门、东廊、西廊、燎台、大成殿、启贤宫、节孝祠、忠孝祠、神座、致斋所、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文昌阁、敬德斋、修业斋、敬一亭、太和元气坊、金声玉振坊、敬敷文教坊、乐育英才坊、义路坊、礼门坊等29个部分,经过300多年变迁,部分全部损毁,部分改作它用,而今只留以下部分,占地36亩(24000平米)。现分记于下:
    1、奎阁:又名魁星楼。位于文庙前大门外东南角,系一座三重檐八角形木建筑。从底部至阁顶高约20米,分为三层,楼面为木板,每层高约5米,由12根园木柱支撑。中为四根主柱,呈正方形分布,每柱直径0.6米;外围八柱呈八边形分布,每柱直径0.5米;底层中柱间距3米,外围柱距3米,外围柱和中柱相距2米布局如图:     每层体积由下向上逐渐缩小。屋面八角飞翘,均盖黄绿相间琉璃瓦。四个彩色瓷兽分卧顶层屋面四方。屋顶为攒尖式宝顶,宝顶由三个园形黑褐色大瓷瓶(最大直径约0.6米)和一个尖顶重叠而成,高达1.5米。四条铁索从宝顶拖下,将屋面四个瓷兽分别拴住。阁门上方第二重檐下横木板上刻双龙抢宝,第三重檐下横木板上刻双凤朝阳浮雕。每层楼八个飞角檐下斜撑木分别为龙、虎、禽、花等木雕。整个楼阁座落在一道青砖八面围墙之中,墙高4米,每面长5米。围墙西北角有雕花大门一道,大门项上嵌石一块,上刻“奎阁”二字。奎阁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年(公元1776年),咸丰年间(1851-1861年)进行过维修。目前主体结构尚完好。但由于年久失修,朽坏十分严重。特别是一、二层屋面和斜撑木,大部摇摇欲坠,局部片瓦无存,瓦格纷纷朽落,急需进行修复。
    2、照壁:又称万仞宫墙。位于文庙东南端,为全庙之前边缘。建于清代嘉庆十八年(1813年),系当时县令王梦庚所创。全墙长约51米,高约4米,其形如图:     正面为一堵直墙,长约17米,墙顶盖绿色琉璃瓦,正中置宝顶,宝顶由3个瓷瓶叠成,高约1.5米。墙头两端东置陶瓷龙头,西为龙尾。墙身座西北向东南,南面墙体上嵌有四个2.2平方米、厚约0.2米的大石板,石上由右至左刻“万仞宫墙”四字,每字1.5平方米,据传为嘉庆年间县狱中一罪人彭山所书,字体运笔遒劲,敕石工精。直墙两端分别延之以各长约17米的弧形墙体,与圣域、贤关相接,形成封闭文庙东南端的围墙。两段延墙离地1.5米以上,通体为1.5米高的十字砖砌花窗。墙顶均有高达1米的墙脊,墙脊上塑有各种花草图案。全墙墙体为青砖砌成,着朱红色涂料,呈现出古色古香之风貌。目前墙顶盖瓦大部破落,瓷龙和宝顶也出现破损,“万仞宫墙”四字字体尚存但风化严重,急需抢救。
    3、圣域:位于万仞宫墙之东端。座西向东,为当年进入文庙之东大门。系一座高8米,宽8米的一重檐建筑。屋面盖黄色琉璃瓦,屋脊中央有宝顶一个,两端分别为一个尾朝天的打挺鲤鱼,建筑四角高翘,形如大鹏展翅,翩然欲飞。大门为红门铜钉,威严壮观,门上方至屋檐全由斗拱相托,现主建筑尚存,部分被拆毁,大门砌砖墙封闭多年,门内改设校办工厂,煤烟落下将黄色琉璃瓦染成了黑色,屋脊中央之宝顶已全毁。
    4、贤关:位于万仞宫墙之西端,座东向西,与圣域相距约45米,曾为进出文庙之西大门。大门外曾竖“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一座。其建筑规模和样式均与圣域相同,至今主建筑尚存,屋面的黄色琉璃瓦仍色泽如新。只是屋脊之宝顶已毁,大门已砌砖墙封闭多年。门内园地也被改作校办工厂。门外“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已不知去向。
    5、灵星门:位于文庙东南端照壁内西北方20米处。系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县令吴道美将文庙由县城南门外罗盘坝迁回旧址重建时所创建。主体系四柱三门青石牌楼式建筑。中间二石柱高约10米,两边石柱高约7米,每根石柱宽厚为0.6米。中门高度各为5米,边门高4米宽3米。     牌楼之西北面:中门上方横匾长约5米,宽2米,中刻“灵星门”三字,上边框石刻为花草,下边框石刻为双龙戏日。东边门上方横匾长3米,宽1.6米,石刻“江汉秋阳”四字,上边框石刻凤麟,下边框为花草。西边门上方横匾(规格与东边同)石刻“金声玉振”四字,上边框为石刻花草,下边框为飞禽。     牌楼之东南面:中门上方横匾(规格同前)石刻被涂填后用红漆书“百草园”三字,上边框为花草走兽,下边框为群狮。东边门上方横匾(长宽同前)石刻被涂填,上边框为花草飞禽,下边框为走兽。西门边上方横匾(长宽同前)石刻为“今古礼道”四字,上边框为花草,下边框为七只麒麟。     每根石柱南北两面下部,均各立有一个直径约1.5米,厚0.45米的园形大石鼓,每个石鼓上俯卧大石狮一头,共计八鼓八狮。石狮和横匾边框内的飞禽走兽,个个神形各异,栩栩如生。艺术和工艺水平均可谓谓巧夺天工,勘称一绝。     灵星门两边各延有砖墙一道与圣域贤关相连,与万仞宫墙共同围成小园一座。两墙中部各有拱门一道,门高1.8米,宽1.5米,西曰义路,东曰礼门,系清代乾隆三年(1735年)县令宋锦所创。门两边墙上各有长2米,宽1.5米的砖花窗一个。     整个灵星门的主建筑,历经了300多年风吹、日晒、雨淋、地震,至今仍不偏不斜,保存基本完好,可见当年建筑水平之一斑。目前只有柱顶的石雕被毁,除“灵星门”三字外的其余横匾石刻字体,全被“文革”期中用水泥抹掉,其中三幅字体尚隐约可见,两幅完全不见字迹。每匾上下边框的石浮雕,已开始风化,有的还比较严重。牌楼西北面的四只大石鼓和石狮,均被用条石砌成的石墙所掩没。礼门及其墙体全被拆毁改建。部分石缝中已长出杂划和小树木。整个建筑正在逐渐损毁,企盼今人能尽快挽救之。
    6、泮池:又称月儿池。位于灵星门西北20米处,池形如半月,北边为弦,南边为弧,弦边长21.1米,弧边长40米,半径15米,池深2米,池周以青石板为栏,栏高0.4米,弧栏有石柱22根,弦栏有石柱10根,共计32根。每根柱顶为各种造型石雕,有动物、有花卉及其它造型物,池中水平如镜时,在弦边可见灵星门和圣域贤关之倒影,站弧边则可见大成门飞角群之倒影,其景色别有风味。盛夏时池中荷花盛开,又是一番景色。现池体完整,只是石栏大部风化,柱顶石雕多数已损不成形。
    7、大成门:位于泮池西北10米处,是文庙的主建筑之一。整个建筑座西北向东南,建在1.5米高的石基上,长30米,宽8米,高15米。门东端为礼器库,西为乐器库,两库各宽7.5米,深8米,高10米。创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明末火毁后,清代康熙九年(1670年)重建,乾隆三年(1735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分别大修改建,始成今之雄姿。     大门门厅高宽各为6米,进深8米。前门正中有石阶一道,阶宽5.3米,长3.1米。阶中为长3.1米,宽1.9米的整石三龙镂空浮雕,浮雕两边是1.7米宽的七级石梯。中阶左右各2.2米处,各有七级石梯一道。每阶宽1.9米,长3.1米。大门两边阶沿上为石板护栏,栏板上为石浮雕。内门也有石阶三道,中阶阶宽2.8米,长3.2米,阶中为长3.2米,宽1.4米的整石一龙二凤二麒麟镂空浮雕,浮雕两边为八级0.4米宽石梯。中阶两边石阶,阶长3.2米,八级。左右两阶与中阶相距3.4米,石阶两旁阶沿为石护栏,栏板上是石浮雕。     屋面盖绿色琉璃瓦。四角为挑出达3米的飞檐,飞角尖上有一倒立之鳌鱼,伏在一个大张含宝之口的龙头上。前门屋面正中有一组黄色琉璃瓦飞角群,由三部分组成:上重为主重,主重为四角,主重脊长4米,脊上有黄色瓷片镶嵌的“天开文运”四字,每字高0.6米,宽0.4米,字底为绿色琉璃。脊中央有宝顶一个,由三个黄色瓷瓶叠成,高1.5米。主重东西两檐下各有小飞角一个,每个有翘角两支。整组脊背均高0.6米,绿色琉璃镶以黄边,八支黄绿相间翘角向上高高挑起,镶嵌在翠绿色琉璃瓦中,金碧辉煌,飘然欲飞,煞是壮观。前后屋面上各卧彩色瓷兽两只。     屋顶为歇山式,屋脊高1米,脊上有四条黄龙缠绕,龙身上共有6个小人儿,中间两龙各一个,两边两龙每龙各2人。屋脊正中有宝顶一个,由四个黄色瓷瓶叠成,加瓶座高达2米。宝顶两边各有一条青花瓷龙,由宝顶顶部向屋脊倒悬而下,龙瓶之左右各有方孔园币一枚。整个宝顶座落在一只飞凤身上。四条长约10米的铁索从宝顶顶部拖下,拴住前后屋面四只彩瓷兽,使其呈欲逃不能之状。     整个大成门檐下横挑作成雕龙,斜撑木雕成各种花草禽兽,门上两角饰各种器物木浮雕。前门檐下为斗拱。各种浮雕刀工细腻,造型精美,实为少有难得之精品。     大成门系一楼一底木建筑,两端出山为封火砖墙,历经数百年风雨飘摇,至今主体建筑仍比较完好,现被犍为一中作为教学和住宿使用着。但是由于年久失修,主体建筑也逐渐产生变形向东南倾斜,局部变形严重,已经成了危房,东南面两檐角下沉,1963年各砌砖柱一根将其托住。屋面飞角群中两小飞角已出现裂口达3厘米。飞角群下之屋檐于1995年8月17日下午四时三十分掉落护檩两根;8月18日晨7时10分,此檐上长7.5米,宽1.5米的琉璃瓦屋面又全部垮塌。前后石栏雕饰几乎全部风化,两块巨石镂空雕龙也逐渐磨损。整个大成门急需抢救。
    8、大成殿。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地处大成门西北方32米处,座西北向东南,位于全庙中心,是旧时供俸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的地方。文庙始建即有此殿。历经三次搬迁,两次火毁,现存大殿,系明末火毁后,清代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教谕杨栋荣督诸生在旧基上所重建。     整个大殿建在2.7米高基石上,长32米,宽19米,高20米。东、西、北三面系青砖封火墙,南面全敞(南面原系可关之高大木门,50年代初期将门拆除,四根巨大的木门坎被一中校改做成了50张双抽办公桌,其木质全是楠木和马桑树)。整个殿堂有46根大红木柱直擎屋顶。中央8根主柱,每根直径0.68米,圆形柱础石高0.8米,直径1米,形如大鼓,均为大青石龙凤深浮雕。南边4根方柱,每根边宽0.45米,柱础石高度各0.7米,四面石浮雕为人物典故。其余34根园柱,直径0.35米,柱础石为一般基石。4根方柱与檐口横挑相接处,均衬以大红木雕龙,檐口全是斗拱。
    殿前有三道石阶直下燎台。中阶长3.1米,宽2.85米,阶中为长3.1米,宽1.65米的整石七龙镂空浮雕,浮雕两边各有0.34米宽阶梯8级。中阶两边石阶均为 2.17米宽,3.45米长,八级,与中阶相距3.45米。梯口阶沿上有石栏四段,分布在三道石梯之间和两边,栏高0.6米,十块栏板上均为花鸟草虫和人物浮雕,14根栏柱石顶,分别塑人、兽石雕。三阶梯两边之屋角处,各有一道7级石梯与两廊相通。殿后砖墙有门三道,门外墙基上方0.3米处有一道0.3米宽30米长的花草雕塑带,嵌在砖墙上。正中为大门,两边屋角处为小门。三门上均有石匾各一,匾上字迹被涂抹掉。大门高4米,宽2米,门外有一高2米、长3.3米,宽2.7米平台,平台两边各有宽1.9米的13级石阶一道。小门高2米,宽1.2米,已被砖封多年,门外阶梯也被拆除。大门两边墙上各有高2米,宽3米的砖砌花窗两块,东西墙上各有砖砌花窗5个,中间为大窗,高2.2米,宽4.3米,两边两   小窗,一窗高2米,宽1.5米,边窗高2米,宽1.2米。     正殿屋面盖黄色琉璃瓦,前后各有两只瓷兽俯卧屋面,四屋角高挑直指长空,翘角尖上均塑张口含宝之龙头。屋脊为绿色琉璃,高约1.2米。四条金龙盘绕脊上,龙头各塑乘龙小人儿一个。屋脊正中宝顶高2米,由四个黄色宝瓶叠成。宝顶上四条各长约10米的铁索,分别将前后屋面上的四只瓷兽拴住。     大成殿由于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其规模、色彩和气势也与庙内其他所有建筑大不相同。高大的结构,宽深的殿堂,金黄的屋面,大红的木柱,巨大的柱础,充分体现出他在全庙中的庄严肃穆的统帅地位。目前,全殿整体建筑保存完好,但也出现了一些损毁现象。西北面两大翘角欲坠,已于1963年砌砖柱两根托之。脊中宝顶瓷瓶全被打烂,龙头上人物已残缺不全。屋面前后左右均已长出杂草。殿堂被学校改作礼堂,修筑了讲台。殿前石栏风化严重,浮雕已基本失形。“斯文后兹”等匾额已荡然无存。屋面多处漏雨无法处置,致使房梁受腐严重(大成门、两廊、启圣宫等也有同忧),这些都需补救之。
    9、东廊。
    10、西廊。     大成门内东西两端,各有一座建筑,将大成门和大成殿连接成一座“四合大院”。两座建筑相对相距30米。分别建在1.4米高的石基上,各长30米,宽10米,高10米。相向面的墙壁各后退3米,分别由7根0.35米直径的本园柱支撑起屋檐,使檐下形成了两条长30米、宽3米的走廊,位于东面的称东廊,西面的称西廊。两廊共同构成了大成门和大成殿之间的主要通道。同时又在“四合大院”内构成了环形通道,又合称东西两廊。两廊南北端各有小门一道通出,与“四合大院”两侧外通道相连。两廊中14根木柱与檐口相接处为木雕花窗。每根柱础石为方形,高0.75米,宽厚各0.5米,四周为花草人物浮雕。两廊阶沿上均为石栏,栏高0.55米,栏板上全是石浮雕。每边栏上各有18根石柱。两阶沿中部各有一道石阶通下平坝,阶梯长3.2米,宽2.2米,分别为七级。两廊屋面盖黑褐色筒瓦。屋脊为全黑色,脊高1米。脊中央有青花镶嵌的花窗式宝顶各一个,宝顶高1.5米,两条黑色大龙从屋脊两端相向奔游,会聚于宝顶之下,龙尾各在屋脊两端向上高高卷起。     两廊的侧面和背面均系封火砖墙,相向面为木板壁。内部为一楼一底木结构,分别被学校派作教学和住宿之用。东西两廊系乾隆三年(1735年)县令宋锦与教谕杨思溥所重建。目前,两廊主体结构尚完好,只是屋面局部长出了杂草,阶前石栏风化十分严重,栏板上浮雕已全部消失,柱础上浮雕也损毁较重。
    11、燎台,又称九台。位于大成殿前阶沿之下,为古时祭孔焚香之处,系乾隆三年(1735年)所改建。全台由青石砌成,长19米,宽15米,高1.5米。台的北边与大成殿前门阶沿相接,东、南、西三边为石板护栏。护栏高0.66米,东西两边石栏各长15米,每栏各有石柱8根,栏板8块,每块栏板长1.6米,高0.66米。南边石栏长14.6米,中间被一道宽4.2米,长3.1米的石台阶隔为两段,每段长7.3米,每段有石柱5根,栏板4块,每块栏板长1.4米,高0.66米。全栏共计石柱26根,栏板24块。每个栏板上全是蝙蝠浮雕,每根石柱顶上均有一座石兽。石阶直下燎台平地。阶中为一长3.1米,宽1.7米的整石五龙镂空浮雕。浮雕两边各有8级0.45米宽的阶梯。石阶两边的燎台角上,各有一整石雕成巨型龙头。坐兽、蝙蝠、龙头,个个神形各异,栩栩如生。     台上本为祭孔焚香之用,而今已被改作花坛。全部台基完好。只是石栏上浮雕大部风化,栏柱上雕塑严重损毁。东南角龙头被毁,五龙浮雕被磨损。
    12、启圣宫:古名崇圣祠。位于大成殿西北方22米,地处全庙后缘。石基高1.5米。主体建筑长20米,宽13米,高10米,座西北向东南。门前石阶为10级,宽2米,长3.2米。墙体为朱红色。屋面为绿色琉璃瓦。四支大翘角高高挑起,指向长天,若大鹏展翅。翘角脊背上各负爬兽一只。前面两翘角檐口下,各有木雕龙头一只。龙头旁雕花木斜撑横挑。黑色屋脊高达1米。脊中央竖黑色宝顶一个,造型为两层六角宝塔,塔身玲珑空透,高1.5米。宝塔两边屋脊中部,各塑一个0.8米高的黑色瓷兽。屋脊两端各有一条黑色长龙游聚于塔下,龙尾分别在屋脊两端卷向天空。东西两侧屋面上各有短脊四道从主脊延下,脊端均为巨口大张之黑色龙头,共计八脊八龙。南北屋面上各卧彩色瓷兽2只,四条铁索分别将其系于塔顶。屋面檐口埂瓦头图案为虎头,沟瓦头滴雨板图案为蝴蝶(全庙凡盖琉璃瓦建筑物檐口均同)。     启圣宫今之建筑,系明末火毁后,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建,乾隆三年(1735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分别动大型维修改造而成。其规模和气势虽不及大成殿和大成门,但红墙绿瓦却别具风格和气质。此宫原本为供奉祭礼孔子生父之处,改为学校后被用作图书馆至今。建筑主体虽存,但损毁也较突出。屋脊出现破落,宝塔和黑兽被毁坏,前后屋面上四只彩兽只剩一只,四大翘角上伏兽仅存一龟一獭,后面屋檐全部变形下陀,局部琉璃瓦已坠毁,东北方大翘角已断毁,整个屋面杂草遍布,也急需挽救之。     以上即为犍为文庙目前之现状。其规格尺寸,凡能实测的均系实测,不能实测的则系目测。     三、后记     今年四月参加成都《四川侨报》通讯员会后,为了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犍为知名度,本人选定《犍为文庙》为题,拟撰文向省侨办《四川侨报》、省外办《外事天地》以及其他有关报刊投稿。     于是着手搜集犍为文庙资料,先后查阅了乾隆52年版,嘉庆19年版、民国26年版、1991年版《犍为县志》、1991年版《犍为县文化志》、《犍为县历史资料》(县志办和档案局编)1981年第4期、1982年第4期、1982年第14期资料。同时反复多次到现场对文庙现状进行了勘踏和拍摄。由于系挤时进行,故先后历时四月之久,今日方得脱稿。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和现场踏勘拍摄,本人一方面被犍为文庙的历史所深深吸引,另一方面又对其现状深感担忧。吸引我的是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庞大雄伟的规模,辉宏壮阔的气势,富丽堂煌的色彩,优美飘逸的造型,精湛绝伦的工艺,集历史性、学术性、艺术性于一体,让人深深感到确是一块难得少有的文化瑰宝。令人担忧的是其今之现状,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许多建筑被彻底毁坏,现存建筑普遍出现朽腐,有的甚至十分严重,面临灭顶之灾,如不及时抢救,将成千古遗憾。再一方面还发现今人所用的资料中,以下部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1、占地面积。根据史料记载,目前犍为一中的占地区域(斗母街宿舍和文林街拆迁扩大部分除外),在历史上应全部属于文庙的区域。这一区域的面积约应是36亩,但现有新县志等资料却将其记为21亩。     2、奎阁:奎阁实为八角三层,高20米,但“新县志”、“犍为历史资料”上均记为六角三层,高13米。     3、大成殿的高度,“新县志”、“文化志”、“历史资料”均记为30米,而实际没有这么高,只有20米。殿堂内的木柱,实为46根,而前述资料中却全部记为28根。     为了让世人了解文庙的历史变迁和今之现状,促进对文庙的抢救和修复,继承、保护和利用好这一文化瑰宝,特在新闻文稿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精神,将犍为文庙的全部历史和现状,详细书成此文,以供有关部门和世人参考。     由于对历史了解不多和专业术语欠缺以及现场踏勘方法和手段的不完善,再加之水平有限,因而在文中所用术语和数据难免有不准确和不当之处,欢迎内行和热心人不吝赐教。     在整个成文过程中,犍为县志办、档案局、文化局、犍一中等单位分别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