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胡雍辉:驻村微故事传递帮扶“好声音”

来源:胡宁生 日期:2017-04-14 浏览次数:1288

来源:贵州网(2017-02-10) 作者:罗烨
驻村干部胡雍辉
   贵州网讯:(通讯员 罗烨)在威宁县有一位热心帮助群众的驻村干部,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他的先进事迹先后被各级媒体报道,并被评为优秀驻村干部。因此,笔者向大家讲述他的驻村微故事,以此传递帮扶“好声音”。   他,就是威宁县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监察室主任胡雍辉同志,2016年被组织选派到该县龙场镇白岩村驻村,他用实际行动做的一些“工作琐事”,赢得了村民的支持和赞扬。正是这些“工作琐事”,拉近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
胡雍辉访问村民
  胡雍辉在担任白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期间,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叙写了一段植根乡村大地和带着泥土芬芳的感人故事,在农村的舞台上发挥才智、帮民扶困、铺富民路,用一颗为民服务的心,把实实在在的驻村帮扶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驻村成效。   故事一:树立“村规民约”   “白岩村有村规,村风民俗记在心;邻里相处皆和谐,家家户户都欢喜;干群齐心谋发展,共建和谐富农村;驻村干部来到村,惠民政策暖民心。”这首村规民约顺口溜,道出了白岩村的和谐与民风。   驻村伊始,驻村干部胡雍辉同志以建设“美丽乡村”创建“同步小康”为契机,进村入户宣讲党的政策和精神,制定村规民约解决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   在村风民俗方面,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邪教组织等不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不搞大规模宴请,不铺张浪费,不违规举办酒席等。   在社会治安方面,该村人人学法、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吸毒、不贩毒,不聚众赌博,不参与邪教活动,不打架斗殴,不酗酒滋事。   邻里相处方面,村民之间和谐相处、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建立良好的相邻关系。   故事二:识别精准贫困户   “同意以上130家精准扶贫户的请举手表决!”随着村支书的话音刚落,村民们齐刷刷地把手举起来。   在龙场镇白岩村,由该镇包村领导、工委、村委、村民代表组成的精准扶贫户民主再识别讨论会,在驻村干部胡雍辉等同志的帮助下顺利开展。   讨论会上,大家针对符合不符合精准扶贫的“九类人员”进行逐一排查,民主甄别出不符合条件的给予清退,对符合条件的给予纳入。   在讨论过程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终确定130户精准扶贫对象。   故事三:拉近群众距离   用真心帮助村民,用行动感动群众。“驻村干部同志,我房顶上有电线掉下来,距路面只有一米高,人畜行走造成安全隐患,请帮帮忙!”   一次,一位75岁高龄女老人着急地说对驻村干部胡雍辉说。   据了解,白岩村虽然距县城27公里,距镇政府22公里,但山高路陡,目前唯一的一条公路正在修建,村民们出行不便,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   由于电线掉在房顶上造成安全隐患,这位75岁高龄女老人又不知联系谁来排除隐患,她找了好多人帮忙都无法解决,恰逢驻村工作组来驻村。   驻村干部胡雍辉了解情况后,及时联系电力局,得知电力服务热线95598后,和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电力局迅速派遣员工赶到现场,于次日排除隐患,老人所担忧的问题解决了,老人一家高兴得眉开眼笑。   故事四:帮助留守儿童及贫困学生   为帮助白岩村留守儿童及贫困学生,胡雍辉同志联系了威宁青年商会副会长祖正能为该村尖山小学捐赠2万余元的衣服、裤子、裙子等。   “六·一”儿童节与单位驻村同事共同联系“大贝步行街”爱心企业为开嘎片区中心小学捐赠1万余元的书包、钢笔等文具。   故事五:交流发展规划   在白岩村,胡雍辉同志通过走访调研方式,深入村组采取“交心谈心”方式开展宣传工作,面对面与群众讲政策、谈发展。   胡雍辉还联系身边的具体人和具体事与群众互动,就事论事、就事问计、就事问需于民,宣传的内容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就业创业、村级党建、农业发展等。   “驻村干部来我们村,不知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有啥区别?驻村干部能给我们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驻村干部和镇里面的领导是什么关系?”李大爷问。   驻村干部胡雍辉认真回答,公开解答村民提出的问题,面对面地和大家交流,村民了解了很多惠民政策。   对于白岩村的发展,胡雍辉告诉笔者,他将和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将从三方面改善:一是结合村情实际制定远景规划;二是在征求村民意愿的前提下实施规划;三是建立科学和切实可行的规划措施。   结语:   胡雍辉同志做了一件件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共产党员平常做的琐事。然而,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工作琐事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践行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滴水可汇集成大海,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这样的好干部!     (贵州省威宁县委宣传部)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