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叙事】婺源清华:千年的梦归

来源:胡宁生 日期:2016-08-11

    “婺源”是个符号。很朦胧,很遥远,在记忆中却不断浮现。爷爷说过、父亲说过,世世相传,我们胡家的根在婺源,那是很久很久以前......     “婺源清华”是个梦。让人魂牵梦绕,牵肠挂肚。那里是我们的先祖地,一脉相承的族人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或因战乱、或因经商、或因官迁、或因生存......各种缘故让族人离开了故土,成了游子。漂泊在外,或上千年、或有百年,可走到哪里都不忘这片故土,祖祖辈辈都念叨着:要回家看看。     时光隧道穿越到一千一百多年前,唐末先祖胡学功成名就,隐居在这片“吴楚分源”、“出门见山、举步涉水”之地,颐养天年。在山清水秀,无战乱之扰的福地安逸生活,接绍香烟、使得“清华胡氏”枝叶硕茂,成为千年历史的名门望族。     得益于基因传承,先祖胡学8子胡遵(延简)、胡崇(延升)、胡徇(延厚)、胡文(延晖)、胡武(延晞)、胡愈(延乐)、胡润(延鲁)、胡庆(延照)个个卓越。由此派生出的八支后裔继往开来,光宗耀祖,名人辈出,为“清华胡氏”的千年历史涂抹绚丽。
    热心于“清华胡氏”的族人召集八支后裔聚集清华,了却千年回归的夙愿。一呼百应,有寻根情结的胡学后裔自安徽、浙江、重庆、广东、广西等地紛沓而来,带着祖祖代代的奢望,实现家族的大团圆。     新浪博客让我与宣城的胡国平取得联系,作为联谊会发起人他向我传递了信息,转发到“龙坦胡氏”微信群,得到积极响应。胡传胜、胡平葆、胡小虎、胡升、胡春葆夫妇、女儿携子、我和儿女共有11人分别从泾县、合肥、黄山去往婺源清华,参加这次盛会。2016年7月30日上午,我和儿、女三人驱车离开黄山区,沿京台高速(G3)奔南而去。
    经小贺枢纽进入了杭瑞高速(G56)过安徽省高速段的收费站,经过塔岭隧道进入江西境内。
    下高速,沿婺源收费站右侧有路通往清华。到清华宾馆报到,午餐后稍作休息,就前往婺源镇政府“中国婺源·清华胡氏宗亲首届联谊会暨清华胡学文化研究会”会场。
    婺源的族人对这次聚会特别重视,会标醒目,彩旗飘飘,腰鼓表达对亲人的欢迎,喧天的锣鼓烘托热烈的氛围。
    尽管时隔千载,共同的血缘关系让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一见如故,前往会场途中,大家亟不可待的提议合个影,短暂的瞬间,却涵盖有千年历史的沉积。(左起:胡绍生、胡昌奇、胡长萍、胡邦秀,胡金波)
    这次参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200余位的宗亲,签名墙大家郑重的写下自己名字。镜头记住了胡绍生、胡长萍签名的瞬间。
    下午二时整会议开始。“清华宗亲联谊会”会标醒目,出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胡钟泰先生之手的学公画像高悬会标之下,两侧楹联“清华胡氏一世祖,唐代学子二尚书”醒目。嘉宾主席台就座,宗亲们团聚一堂。
    大会主持人清华宗亲胡文胜宣布大会开始,介绍联谊会的议程。
    会议期间正值赣东北电网改造,途中看到电力工人正在立杆、架设线路。为保证会议如期进行,清华的宗亲想方设法,请来专业供电车发电,解决了会议和宾馆住宿用电问题。
    泾县“龙坦胡氏”一行11人参加这次盛会。尽管天气炎热,而对首次的团聚宗亲来说,就是给亲情加把火,热情四溢,其乐融融。
    清华镇党委书记陈伟雄先生致欢迎辞,对全国各地的清华胡氏宗亲重回故里恳亲联谊表示欢迎。清华学者胡灶保先生介绍了清华胡氏文化研究情况。
    会议现场,胡邦秀、胡传胜、胡钟泰、胡兴军、胡琪瑾等宗亲向本次联谊会赠送书画作品。
    来自江西鄱阳、安徽安庆、泾县等地的胡孙荣、胡传胜、胡万开、胡岁亮、胡若虚代表胡学的八支派系的胡氏宗亲发言,他们介绍本支情况,表达了追思先人,回归故土之情。
    宗亲们相聚一堂,尽管绝大多数未曾谋面,但一脉相传的亲情将大家聚集在清华。
    联谊会结束,宗亲们畅游千年清华老街。
    先祖胡学年少便聪明机灵,悟性过人。“唐懿宗咸通九年(868),他登进士第,官拜本路司户。唐僖宗乾符元年(874),他刚正不阿,对宦官田令孜恃宠横暴,把持大权,无所不为愤恨至极,上书皇帝,痛斥田令孜,而遭到报复。田令孜利用他上奏“天象异常,是不祥的征兆,社稷有危”的把柄,将他贬谪福州。不久,他又被重新起用担任了舒城令。唐僖宗广明初年,黄巢战乱时,在僖宗皇帝被田令孜挟持出逃到四川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与李克用、王重荣等并肩作战,讨伐黄巢,大获全胜。由于他功绩卓著,被朝廷官封宣歙节度讨击使、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诏赐新安郡开国男,食邑三千户。     功成名就,胡学退隐选中了年轻时曾到的婺源清华,于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举家由黄墩(篁墩)徙居到此,成为清华常侍胡始祖。东园是胡学迁移到此的第一站。
    庭院是古县衙旧址,院中的树龄巳有千年的苦槠树,据传是先祖胡学亲自栽下的。如今根深叶茂,枝干苍劲,应验先祖的期盼,见证“清华胡氏”千年灿烂。
    苦槠树历经风雨沧桑,却依然挺拔,伫立故土。粗壮的树径七个成人才能合抱过来,归家的后裔们激情迸发,显露孩提的天真,挽手环抱。
    来自龙坦的胡春葆、胡平葆、胡小虎三兄弟及春葆夫人、女儿、外孙,三代与老树合影。
    “龙坦胡氏”是宋代自此迁移到泾县溪头都的,至今已离故土800余年,后裔在苦槠树下合影,留驻思念。(左起:胡宁生、胡宣、胡睿、胡平葆、胡小明、胡传胜、胡春葆夫妇及女携子、胡邦秀、胡小虎、胡升)
    离开东园,溯流而上,真切的感受到“清溪萦绕,华照增辉”而得名清华的魅力。“星江河”穿东园而泻,源远流长,千年来哺育一代又一代“清华胡氏”族人。
    清华镇是始建于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的婺源县治所在地,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先祖胡学慧眼识珠选中此地,使之成为胡氏的发祥地。行走清华大桥,山水佳境一览无余。远瞻古镇人家,庵堂红色墙体醒目。据说这桥原也是座廊桥,比彩虹桥还美丽壮观,可惜因修路给拆了。
    古街以“五里长街”的清华街为轴心,有“四坊九井十三巷”之说,“清华老街”牌坊看来是新建不久。古街尽管始建于唐代,但由于星移斗转,年湮代远,新房老屋夹杂,建筑风格很是混搭。
    街道纵横交错,巷道窄长,两边是青瓦白墙典型的徽式建筑,街道青石板铺就。静静的老街,纯朴的民风,勾起已经模糊了的历史记忆。
    一块空阔处,四周用石栏围就的是“方塘”,照壁上悬挂有标牌,说明此塘是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岳家军征讨李成,在此屯兵时开凿的。它留在这里,叙述着治军严明,所到之处“皆宿于屋檐下,足不入门户,骑不践禾黍,茶水稻草皆给其值”的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的口碑。
    老街古风犹存,很是考究的八字门楼显现大户人家的气派,门额上的“古宅”表明有些年代。与许多古村落一样,尚存的只有明清建筑,但“清华老街”的街名、巷名,古井名仍保留有唐宋的命名。
    历史上婺源属于古徽州,石雕、砖雕、木雕是典型的徽式建筑风格。门楼砖雕图案精美,令人叫绝。
    走进一座原是古邮局的老宅,特别是保存较好,雕梁画栋给人惊喜,凸显古徽州木雕艺术的表现手段,花卉、人物栩栩如生,惊叹“清华胡氏”的故土地的文化灿烂。
    看到一座像是50-60年代的建筑,猜想是座厂房。问了当地居民,知道原来这是酒厂。色泽金黄,芳香浓郁的“清华婺酒”有誉为江西四大名酒,它不仅是优质大曲酒,还在酒中加入了当归、砂仁、檀香、灵芝等12种名贵药材配制。风味独特。
    祖先胡学的八子居住地的“四坊九井十三巷”的老街如今只是留存在历史记载,但从留存的古迹可以反映出大公派、二公派、五公派、六公派、九公派、十一公派、十二公派、十三公派“清华胡氏”八大支派的辉煌。
    同所见的其它古镇一样,街面房大多是木质结构,楼下店面,楼上居室。
    这栋古店面栋梁木雕精美,装饰华丽,可窥当年“五里长街”的盛世繁荣。
    上街拐弯处指示牌指引去彩虹桥,巷左侧是一堵古墙,看来年代久远。同行的宗亲告诉,这里是最大的胡氏宗祠“仁德堂”的旧址。
   “仁德堂”也叫“折角祠”,原建筑是由照墙、门楼、正堂、后堂、寝堂五件四进构成,两侧还附设有前后三进的学斋等厅屋。整座祠堂木柱石础,雕梁画栋,彤扉彩盈,檐牙高啄,青砖黛瓦,朱门石鼓,建造精美,气势显赫。但现在只能从宗谱中的插图中体现,所见之处,残垣断壁,昔日的辉煌不复存在。
    惆怅的离开,前往彩虹桥。
    “星江河”是婺源清华的母亲河,河面宽阔,水质纯净,天然的游泳池,是夏季纳凉嬉水好去处。
    “彩虹桥”是婺源清华的一个亮点,凝聚了“清华胡氏”的智慧结晶。八百多年前胡济祥、胡永班为了给族人造福,胡济祥出家化缘筹备建桥资金。而胡永班背井离乡,外出偷学到建桥技术。然后,两人同心修筑了这座桥,方便了两岸人的通行,是饶州府至徽州府古驿道上重要交通建筑。
    “彩虹桥”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廊桥”,条石垒成的四个巨大桥墩支撑桥面,每个桥墩上都建有一个亭,亭与亭之间以廊相连,形成六亭五廊的款式,也叫“廊亭桥”。行走桥上,避风雨,遮烈日,故还有称为“风雨桥”。
    桥中亭子里神龛上安放有三座塑像,中间的是治水禹王,右边为募化僧人胡济祥,左边为造桥的胡永班,三尊塑像并列,寄托族人对大禹这位镇水神仙镇住洪水,保护古桥的期望;铭记胡济祥、胡永班造福于民的功德。
    宗亲们离开故土久远,追踪觅迹的族人迫不及待的从宗谱中了解自己传承的渊源。
    廊桥前瞻,岸边的水车磨坊古色古香,留存的生产工具重现先祖生活状态。
    紧挨“彩虹桥”的石拱桥叫“登云桥”,过桥左拐有路通往桥下。
    桥下观看“彩虹桥”整体很是壮观,船形的桥墩上游如同犁尖,分解水流的冲击力,下游平整如同磐石,给桥墩足够大的支撑力。科学的设计,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此桥取之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意而得名。过往的行人、商旅踏上此桥,如同登上吉祥,会有好运。八百年来,他见证了“清华胡氏”的延续,催化了望簇的辉煌。
    后裔们激情的举起相机,与“彩虹桥”合影,留存对祖先的怀念。
    皖南宣城是“清华胡氏”的迁移地之一,泾县溪头都的“龙坦胡氏”和宣城“沿溪胡氏”分别是胡学四子胡延晖和五子胡延晞的后裔,“彩虹桥”的合影记下后裔对先祖地的怀念。(左起:胡春葆女儿、胡国平、胡升、胡宣、胡平葆、胡春葆、胡宁生、胡小明、胡传胜、胡小虎、胡睿)
    “彩虹桥”下游石碣弧形排列,(左起)胡小明、胡堃、胡国平、胡昌奇石碣的跨越,是千年时空的穿越。
    联谊会组织者之一的胡文胜居住“彩虹桥”附近,“他乡遇宗亲”,来自重庆、广西、安徽的宗亲没有错过千年一遇的的合影,文胜夫人伸出拇指为这次团聚叫好。(左起:胡堃、胡小明、胡劲松、胡国平、胡昌奇、胡文胜夫妇、胡传胜、胡升)
    31日上午,安排祭拜祖先胡学。七月夏茶飘香。穿过林荫小道来到胡学墓葬地,墓室的屋檐瓦块记载着千年历史。
    茶园道路上悬挂先主胡学的画像,胡昌奇宣读了祭文:“伟哉学公,智勇无双,开基植本,肇立清华,婺山耸秀,清溪腾光,通灵霞蔚,裔衍四方,英贤辈出,史册名香,泱泱盛族,源远流长,联谊联宗,豪傲隆彰,世贤继永,长发其祥,文韬武略,兴国安邦,仕农工商,齐创辉煌,学公在上,容禀呈章,流赊岁月,陵茔遭殃,舂秋轮替,同德奔忙,百年未祀,求恕宽航,今具时馐,祈求佑涵,蕃椒绵瓞,敬献楮香,衷愿恩赐,基业永昌,同荷栽培,鸿庥共享!”中大家焚香敬酒,叩祭学公,赐我后昆:理智仁让品德臻!传我世珍,温良恭俭勤和长箴我族,诚信礼义忠孝行。”宗亲们虔诚的祭拜先祖胡学。     祭拜结束,我们到婺源县城转悠了一圈后,踏上了返程。在屯溪黎阳水街恰遇我的一个带团的导游学生,热情的要招待我们和她一同午餐。出于时间考虑,婉然谢绝,还是到印象不错的“聚三江”。午饭后,赶回黄山区家中,结束了宗亲联谊的旅程。
    寻根问祖一直是族人的心愿,千年来我们的祖先陆续从这里迁出,散落在各地,一脉相传的血统,让族人继承、发扬、光大了胡学的优良品质,使“清华胡氏”成了望族。七月的热情在这里交织、似火,热情四溢,亲情迸发。200多宗亲的欢聚,共话清华胡氏一本根源,共商清华胡氏发展兴盛之大计,携手同心,同享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