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有处丹丘祠

来源:胡一宾 日期:2015-07-22

    由博罗县政府沿X217县道向西驱车18.8公里,就到了一个被护城河环绕的小村子—湖镇围。尽管湖镇围面积不大,横直也就300多米,然其别具一格的造型,随处可见的古祠堂、古民居、古赢房(书院)等古建筑,以及其胡氏家族曾被惠州府誉为“罗浮名宗”的“威水史”,都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尤其是悬挂着“罗浮名宗”牌匾的祠堂里的那副楹联:“泽满罗阳金丹济世真人裔,灵钟吉水湖镇环城学士家”更是勾起了人们的求知欲。     据民国版的《博罗县志》载:“胡衍,号云峰,庐陵人,俗所称胡六真人也,生于后梁。宋初行医至博罗,遂家焉。炼药捣三千杵,成八百丸,号胡氏家宝丹,治疾疫赖以全活者甚众。城西丹邱祠,其捣药处,石臼犹存。尝居水帘洞,即玉蟾所谓胎仙也。雅能诗,有宿冲虚及铁桥诗,载本书古迹中,卒之日,以火解,得舍利三十六颗大如绿豆,色黄紫,藏之金盒。子二,长曰椅,次曰硙。椅避乱至苏州驿,私金盒而弃舍利于潭婆庙。衍凭佃人召硙语前事,令白于官,出椅,改氏为符”。这里所说的胡衍,就是湖镇围胡氏家族的先祖,被胡氏后人尊称为云峰公。     一位来自江西的“外来工”,凭着自己炼就的宝丹,在疾疫流行时救活博罗老城人无数,说其“金丹济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真人”,自当无可非议。更何况荼毗后能“得舍利三十六颗大如绿豆”,则更从另外一个角度见证了这位真人的修为:绝非等闲之辈也!只是其捣药处丹丘祠,倒值得推敲一下:这究竟是谁家的祠堂,所谓的城西又在哪个位置,为何记载为“丹邱祠”呢?首先,胡六真人生活的10世纪,修建祠堂还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丹丘祠当属墓祠,即建于墓所的祠堂。既然是墓祠,则不可能修建于城里。所谓的“城西”,应该在榕溪沥以西。再根据西榕溪长寿观修于宋末元初(比真人炼丹还晚约300年),此地仍是荒山野岭看,丹丘祠所在位置应距后来的长寿观不远,即如今的观背村所在。至于丹丘祠记载为“丹邱祠”,则是因为几百年后那位清雍正皇帝为了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一律改为“邱”的缘故。     有趣的是,胡六真人的两个儿子中,别看长子叫“椅”,次子叫“硙”(音挨。硙板,有点不太灵活的意思),可真正聪明的倒是这个胡硙。就别说他日后官至朝廷“谏议大夫”了。光是让家中的佃户佯装真人附体,“召硙语前事”。以“私金盒而弃舍利”的罪名“白于官,出椅,改氏为符”就不得不令人五体投地。《博罗县志》载,“符今复为胡,但不得与祭祀。若与之,必暴死……”。为了先人一个荒唐的举动,却延及所有子孙,不觉得可圈可点吗?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